2018年,小米手机销量增长显著,全球出货量位居第四,成绩不俗。不过,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下滑,国内市场出货量也大幅下降。尽管如此,小米在困境中逆势而上,这其中包含着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原因。
销量上升与售价提高
2018年,小米卖出了约1.19亿部手机。这个数字的提升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。与去年相比,销量增长了29.8%。在国内和国际市场,手机的平均售价都有所上升。具体来说,中国大陆的平均售价增长了17%,海外市场增长了9.7%。这说明小米的产品定位策略是成功的。而且,尽管价格上涨,销量并未受到影响。这或许是因为小米产品的性价比不断提高,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购买。
在全球市场普遍下滑4.1%的背景下,我国市场出货量更是同比锐减15.5%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。这也反映出小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。
多品牌战略推行
2018年第三季度,小米推出了多品牌战略。他们携手美图,丰富了自拍手机的产品线,还在海外市场推出了POCO品牌,旨在扩大海外业务。此外,小米还投资了黑鲨游戏手机,以适应游戏手机市场的潮流。尽管这些调整在当年的年报中并未立即显现,但这些战略布局充分展现了小米对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。
2019年至关重要,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,大家都很期待这些策略能为小米带来丰厚的收入和销量。这对小米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能否增加其市场份额有着直接影响。
研发投入情况
2018年,小米集团在研发上的投资高达58亿元。自2016年开始,到2018年底,其研发费用逐年增加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6.2%,2018年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83.3%。这58亿元资金不仅支持了智能手机业务,还涉及到了电视和物联网等多个产品领域。
小米若想在技术界取得领先,需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。在智能手机市场这场残酷的竞争中,唯有拥有核心技术,方能确保在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。
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
小米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增至32亿元,涨幅高达79.9%。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和有品电商平台的收益增长。对小米来说,硬件是其收入的基础,而互联网服务则是利润增长的最大动力。
与其他手机厂商相同,一旦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一亿,即被视为互联网公司。OPPO与vivo的互联网业务盈利颇丰,华为的终端业务得益于超过四亿的EMUI用户,其收益也相当丰厚。
“手机+AIoT”战略启动
2019年,小米公司宣布了“手机+AIoT”的双引擎策略。AIoT业务已变为集团的关键业务之一。公司打算在接下来五年内投入高达100亿元。截至2018年12月31日,小米的IoT平台已连接了约1.51亿台设备,这一增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3.2%。
小爱同学激活的智能设备数突破亿级,月活跃用户数超千万。小爱音箱出货量已超九百万。由此可见,小米在AIoT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效。
各业务营收情况
小米的IoT及生活消费品领域收入达到438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了86.9%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全球智能电视销量达840万台,同比增长225.5%。这些数据表明,小米在手机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同样表现不俗,公司的业务结构正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。
雷军在讲话中指出,2018年小米做了多项调整,对今后五年的主要战略进行了整理。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给未来十年打下坚实的基础。这些成效将逐步显现出来。
各位读者,你们认为小米在未来的增长中,哪个业务领域最具发展前景?欢迎点赞、分享,并积极参与热烈讨论。